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其存续主要受经济社会变迁、学术功能强弱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对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不断推动我们国家社会科学期刊评估体系的创建及发展。当前,国内权威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包括三种: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市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其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指出,“核心期刊的评选原则自然是选出那些在某学科(或某领域)中的学科论文较多和使用频率较高的学术期刊”;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则表明自身用于“分析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和学术严谨度”。应当说,核心期刊研究及其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学术评价功能,并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空白的情况下,摸索建立相关的评价体制,对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期刊评价体系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评选指标看,核心期刊更主要的是一项基于文献数量上的研究成果。它属于文献计量学应用研究的范畴,是通过期刊“引证率”来判断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而判断其学术质量,最终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是依据。由于评选核心期刊往往借用各类量化指标,这决定其评选不只是学术评价的过程。论文引用率和转载率的高低,也不能绝对地反映该论文学术水准的层次高低,在现实中存在错误观点被高频率引用的状况。另外,核心期刊存在愈发明显的功能异化问题。近年来,核心期刊愈来愈普遍地应用在职称评审、学位评定、津贴评定、评奖评优、期刊评价等范畴,其几乎成为一种评价尺度。这造成核心期刊价值的持续泛化,也违背中文核心期刊的筛选是为图书机构收藏、读者阅读提供参考依据的初衷。核心期刊功能的不断异化,不仅是对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造成期刊出版界竞争的无序格局,对我国学术风气造成不好影响。
当前,构建科学、合理、统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具有客观必要性,其不仅有利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持续发展繁荣,还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科研人才,促进上述领域的人才教育培训。与自然科学期刊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体系没办法做到完全客观化。在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质量评价模式中,评价指标不一,指标权重大小不同,且评价操作的流程的科学性存疑。这些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无法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找准发展趋势,有效提升质量。一个权威、统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术期刊的科学定位,还有利于其掌握自身指标的不足,为自身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多种期刊评价模式评价论文的质量高低易引起评价结果的差异化,对学术作品带来评价不公问题,最终不利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合乎实际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作者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机构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联合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评价机构,同时吸收人文社会科学各个机构的专业人才,在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定统一、官方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排名,排名内的期刊要更具权威性和标准性。倡导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机构适度公开评价标准和程序而不是简单公布期刊评价结果,同时更多地承担起学术公共责任,逐步提升对期刊界和广大学者的建议的重视程度,增强公信力,也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真正信服其公正性。
二是突出原创性和学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标准。在评定核心期刊的过程中,不仅要参考期刊引证率,还要适当引入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借助专家观点,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等方面做评估,形成定量排序表。在期刊的学术性、作品的学理性、内容的原创性和编辑质量、学术规范等项目上进行打分评价。对论文作品的学理性和原创性,要注意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坚持规范地反映学术期刊在学科研究中的巨大作用。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质量,要注重从专业化程度、学科影响力、作品学术水准等方面做考评。选择多维度、综合化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力求把与期刊质量有关的更多价值因素纳入到实际评价体系当中。
三是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现代技术系统。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现代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在期刊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大量数据计算、最终定性评价结论的生成等统计任务极为繁重,人工操作难以胜任,且错误率或偏差率较高。为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迫切地需要大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目前单项评价指标体系发展趋于成熟的有利条件,加大研究开发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量化评价软件系统,借助计算机设备搜集、加工、分析和整理相关的期刊评价结果,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阶段、分步骤地完善网络硬件环境,积极建立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动态全程观察及评价,逐步的提升期刊评价效能。
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标准,正视学风建设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努力推动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论文评价学术标准,充分的利用现有核心期刊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制定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学术评价标准。通过种种渠道,广泛汲取合理建议,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学术评价标准。当前国内学术生态环境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学术浮躁明显,功利性比较强。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建设过多地将期刊评价、定级评审视为基本功能,因此导致期刊界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现象愈发突出,学术评价趋向利益争夺,致使学术研究偏向,评价体系建设走形。学术界、期刊界要自觉行动,积极联合学术不端、改善学术作风。正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所指出的,核心期刊评选活动与刊物评奖评优不同,前者重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期刊的优化使用,注重按学科和研究领域来评选和使用期刊;后者则是通过期刊评优活动来推动期刊质量的全面提高。只有真正认识到两者的本质差异,才能实现核心期刊的合理评价及合理规划利用。(郭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