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一查找各个学校的发表情况,非常麻烦。恰巧前几天,看到有网友统计了大陆高校2021-22年世界顶级期刊的发表情况。各学校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统计数据发表于NC。 /SA/PNAS前三名期刊的文章数量(见下图)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能反映各个学校的整体总实力。应该要依据学校规模和学科设置来评估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这就是总量和比例的区别。
例如,浙江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在规模上不一样,学科设置也相差不大。另一个例子是计算机科学学科,该学科的出版物通常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这可能会影响顶级期刊的数量。因此,影响因素有很多。
正如前面提到的,为每所学校编制这一些数据是很复杂和耗时的。上表是网友做的一个表。数据准确性未经验证,仅供参考。以下分析是基于网友表格数据的准确性。
清北:北大在工科方面无法与清华相比,但清华在理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两者之间的出版物总数有差距;
华5:浙江大学拉开了与其余华5的差距。当然,很多网友可能会说浙江省规模大,文理工农医综合。这确实与发表的文章总数有关。三所大学在理科、教育学、教育学上很难看出区别,而南京大学在发表文献方面与前四所大学的差距有点大。
从2023年预算来看,浙江大学以309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南大的经费是97亿,浙江大学的经费已经是南大的好几倍了。有了资金,自然可以引进高水平师资,购买科研设备,产出成果。从这个方面来看,南洋理工大学用更少的资金取得了如此多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吴仲华:吴仲华在中九群体中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三所学校规模和学科设置基本相同,大学排名也相近。它们是中国五所大学中排名最高的大学之一。从三大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来看,三所学校之间有较大差距。被誉为“南方一柱”的中大(133)脱颖而出,已经攻破了中国的五道壁垒。华科以94分居中,武汉大学(59分)垫底。 。香港中文大学与武汉大学之间有多重差距。
中大为何脱颖而出?看看中大23年的预算,就是197亿,排全国第五。说到经费,就必须提南开大学,简直就是吃草吃奶的典范。2023年预算70亿,排名垫底985篇,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数排名第13位。
从整个泛华九圈来看,北理工、北航、哈工大垫底。这可能与三所学校都以工科为主,或者部分科研成果涉及军工,不对外公开有关。根据顶级期刊总数来评价三所学校的学术水平可能有失偏颇。
川山耀志:就像吴仲华一样,差距很大。四川大学(76)大幅领先,山东大学(58)居中,吉林大学(31)垫底。四川大学与吉林大学存在倍数差距。
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这三所大学在学术排行榜上经常超过985,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也不错,可见三所大学的科研水平确实很高。低的。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985/211院校。它专注于科学、工程和医学。 “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是培训的特色。规模较小,学校总人数只有11000人。规模如此之小,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却排在第11位,在众多985名校中名列前茅。
它的科研数据经常超过很多985学校,还在于其豪华的师资阵容,而很多985学校都不如它。学校官网显示,已签约引进和独立培养专职院士48名、国际院士68名、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人)46名、“国家特支计划”专家25名、“优秀青年”、“杰出青年”56名。优秀青年34人。 90%以上有海外工作经历,60%以上有世界百强大学工作或学习经历。
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并不能与学校的整体实力挂钩。这有点像诺贝尔奖获得者越多,排名不一定就越高。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进入世界前20名,超越了一大批产生过无数诺贝尔奖的世界大学。
对于国内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学科评估。未来如果想走科研之路,应该多关注各个学校在目标细致划分领域的科研状况、各个学校的研究保留率以及升学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