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
来源:安博电竞    发布时间:2024-09-01 03:15:54

  若想通过科学的作业布置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作业内容。在传统教育方法的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布置现有的练习册作业,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的一大通病。对此,相关教师应结合当天所学内容综合考量适合学生的作业任务,深入研读教材、细致划分教学目标、系统性梳理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复习与巩固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及时将知识内化于心,以此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知识科普类文章后,教师要重点关注“波涛澎湃”“窃窃私语”等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在这些成语旁边写出相应的释义后,再用这些成语造句。与此同时,这篇课文还涉及了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教师还可以增设仿写作业模块,要求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运用多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以此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与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由于这篇文章涉及的生词相对较多,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对生词的掌握程度,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绘制手抄报的方式描绘出其内心的海底世界,通过富有趣味的方式保证作业布置的合理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统一的作业模式和标准很可能对学生的天性释放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必须尊重不一样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认知水平布置层次性作业,并围绕知识巩固、能力提高、综合探究三个板块布置延展性作业,从而充分满足多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方式不但能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复习与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进步空间。例如,针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成三大作业板块。在基础板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求学生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并组词;在能力提高阶段,教师可以指定某个段落或句子,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同时摘抄优美的字词段落,并上台与其他同学分享。由此可见,针对不一样的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以复习巩固为主,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尝试做探究性作业,以此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科学的作业有一定的收获,并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生普遍有着旺盛的好奇心,而枯燥乏味的作业内容很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设计趣味性作业,通过灵活变通来调整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促使学生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次的作业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过程中既需要融入趣味性元素,又需要避免作业内容脱离实际,甚至失去作业布置本身具有的作用和价值。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科普性短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仿写小练笔作业,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名解说员,思考该如何向观众介绍鸟类是飞向蓝天的恐龙演变而成的,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整合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五彩斑斓”“欣喜若狂”等成语,以此达到复习与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目标。另外,学生还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恐龙演变的相关网络文献资料,或者通过绘画、泥塑等方式还原课文中描写的恐龙形象,并积极与其他同学展示自身创作的作品。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知识整合能力。

  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只针对基础知识布置相应的作业,忽视了延展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仅局限于表面层次,这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不符。基于此,教师能鼓励学生通过查询书籍或运用网络资源搜集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或者在班级内定期开展图书交流会,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例如,讲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章节,要求学生细细品味诸葛亮具有的大智慧和谋划才能。当字词积累、词语拓展、词义解析等基础性作业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围绕着本课时主题布置拓展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索“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等经典的故事情节,并通过短文的形式大体复述故事情节,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喜好编制相声剧本或情景剧。在下一堂课正式开展前,教师组织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其准备的剧本,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作业习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觉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反馈,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意义上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围绕《彩色的梦》这篇充满想象力的诗歌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避免难度过高的作业任务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偏离教学实际。对于文中的生词,教师带领学生标注拼音、组词造句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具有代表性的句型进行仿写。当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梦想”为主题写一篇诗歌,并邀请学生上台大胆分享自身创作的作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个性化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并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可以适当增设探究性内容,以教材中给出的知识类、科普类文章为基础,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并在信息资源查找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以此为学生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合文章中涉及的事例论证,提问学生:“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事例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典型的名人事迹,按照课文设计模板书写一篇调查报道,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本背后代表的深刻内涵,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大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过程中更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素养的熏陶,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缺失素质教育。基于此,教师能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感悟型作业,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背后代表的含义后,从精神层面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供良好保障。例如,教师在讲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梳理文章结构脉络,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起因、经过、高潮以及结局,并围绕“母子情深”这一主题设计家庭版亲情作业,学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为母亲做饭、做家务或洗脚,在平凡的小事中积极与母亲做沟通交流,同时认真观察母亲的形态与动作,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母爱的平凡和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