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拟推荐人选公示
来源:安博电竞    发布时间:2025-03-13 12:38:04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评选过程让群众参与、评选结果让群众认可,现将我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推荐人选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25年3月12日17时前,以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向省委省政府功勋荣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

  吴灏,男,汉族,1974年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先后研制出“变压器现场试验作业新方法”和“3+N电力移动实验室”,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工作效率;提出了“主变绕组变形三参数分析法”,创新研制“高压开关柜智能作业机器人”,推动传统工作模式向智能化转型。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关虎,男,汉族,1992年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毛料分厂焊接机器人班组长,中级工。他攻克了环卫车不锈钢箱体自动焊接技术与锥体截割头自动焊接技术,设计了20多种实用性焊接工装,优化改进工艺数十项;带领的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一支焊接机器人操作团队,取得创新成果百余项,创造利润千万余元。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永国,男,汉族,1986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技术员,中级工程师。他通过自动化装备的研发制作和实施应用,为企业节省本金2500余万元;自主设计、研发制作的机器人自动喷漆装置,实现注塑原胶粒自动化注入,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曾维林,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他带领团队创作2万多座雕塑作品,打造了伏羲公园、伏羲大街、伏羲南巷、伏羲旅游度假村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先后主持横向课题40项,参与省、厅纵向课题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部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张建武,男,汉族,1970年5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经济师。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产值利税较2020年增长超过50%,主持开发的冷链装备服务“一带一路”,列车空调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蓄冷+制冷”技术解决了冷机装备长期被国外“卡脖子”问题,金属橡胶件再制造技术为行业创造价值3.6亿元、减少碳排放15万吨。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卢彦鸽,男,汉族,1989年5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艺师。他聚焦红枣特色产业,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和创新驿站5000亩,依靠专利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发挥“合作社+基地+农户”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被确定为“国家级林业示范社”和“北京冬奥会供应保障单位”。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许红阳,男,汉族,1991年7月出生,民革党员,高中学历,石家庄睿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河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的文创作品创造经济效益1800余万元;先后在全省15所学校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将木雕课引入到高校公共选修课,累计培训学生3万余人。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任会锋,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连铸一段班长,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他总结的连铸机开浇“任会锋操作法”,使连铸机生产事故率降低47%;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关键步骤,使钢水纯净度检测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制定“连铸关键工艺件管理办法”,使连铸设备精度和轴承钢铸坯C偏析指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鲍守坤,男,汉族,1970年7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检修作业区党支部副书记,高级工。他时刻践行“在岗一分钟,精心60秒”的工作理念,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从事检车工作18年间,经他列检的车辆安全运作率100%。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荆冰,男,汉族,1988年6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北北塑管业有限公司技术员,中级工程师。他参与的“多元共混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项目获科技部批复,“3000吨多元共混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年产15000吨管材、管件技改扩能”项目得到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资金支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林东旭,男,满族,1982年10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研究生学历,爱度假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筹建河北丰宁中小企业总部基地、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等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倾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马镇”,并成功跻身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利杰,男,汉族,1983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氢冶金公司作业长,副高级工程师。氢冶金绿色示范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实施工艺优化改造112项,完成国产化替代122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申报的2项氢冶金技术行业标准,被工信部批准立项。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雅彬,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卷包车间丙班GDX2高速包装机组司机,技师。他所辖机车生产卷烟超产率平均达到20.5%,生产卷烟产品优等品率100%。作为首批重点品牌机车机台长,他攻坚克难,将停机率降低70%;以他名字命名的“雅彬HCT故障排除法”在公司广泛推广应用。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孙喜玲,女,汉族,1975年9月出生,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带领村“两委”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开发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全村经济实现从传统种养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转变,大石砬村从深度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明,男,汉族,1989年5月出生,党员,大学专科学历,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他参建了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等20余个国内外重点工程,创造性地解决了钢桥焊接裂纹工艺难题,实现了“单道对称焊接熔深不低于80%,内部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100%”的世界级目标。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段稳盼,男,汉族,1985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木垒项目部经理,副高级工程师。他积极投身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在柬埔寨修建当地国网公路,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在甘肃临夏州修筑了当地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在新疆木垒县,建成国内顶级规模、单体容量最高的山地风电项目。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王艳春,女,汉族,1987年4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河北中铸爱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她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企业技术创新骨干,领创“王艳春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的《被动式建筑现浇围护墙体实施工程技术研究》获得河北省建筑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子禹,男,汉族,1999年3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他研究实施了《数控优化智能产线提升铝合金车体制造质量》等3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主持申报16项行业独有的操作法,攻克了“车体侧墙焊缝全自动打磨”等70余项技术难题,在节能降耗等方面累计创造价值1200余万元。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德君,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他主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获发明专利12项,主导、参与开发新产品40余项,其中“轮对动态检测系统”“人工智能车底吹扫系统”属国内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他带领研发人员助力公司产品成功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曾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邓晶,女,汉族,1985年9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厂工艺员,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她带领创新团队完成技术革新项目40余项,为企业创效5400余万元;设计实施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煤气混合器》获得2021年度煤炭行业“五小”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景生,男,汉族,1975年7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作为技术领军人物,在国家特重型装备极端制造领域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参建世界上最大的内蒙古北方重工360MN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宋涛,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调度指挥部部长,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桥式卸船机作业方法》应用在40万吨级船舶作业中,创造并保持着1.31万吨/小时的铁矿石卸船世界纪录。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王伟,男,汉族,1982年1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四级职员,特级技师。他先后完成38座变电站的验收启动新投和现场运行规程修订工作,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保电任务;领衔创办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291项,获得专利授权82项,13项成果获省部级技术成果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600余万元。曾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称号。

  艾晨光,男,汉族,1982年4月出生,民盟盟员,本科学历,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可锻铸铁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优秀奖”;参与多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瑶,男,汉族,1987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唐山市乐亭县庞各庄乡阚田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带领干部群众建成高标准农田,铺设农田灌溉设施,架设农田电网,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建成鱼菜共生科技农业,引导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净菜进京。曾获得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史东岳,男,汉族,1986年11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员工。他先后参与制定装卸作业质量、计量作业质量、配煤作业质量、煤炭商务货运质量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管理等制度,为公司的精细化、差异化、优质化服务奠定基础;参与的“港口配煤稳定性研究与试验”科技创新项目,极大缩短了盘垛时间,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杨旭,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副高级工程师。完成百余项电网设备治理工程及重大保电任务,获得20余项科技和管理创新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主持研制的设备过热实时监控系统获第46届国际质量管理大会铂金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军队等称号。

  李笠,男,汉族,1983年8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他带领润泽科技成为全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廊坊建成12栋智算中心,在全国建设7个智算中心(AIDC)集群。主持研发的“智能低碳全域制冷系统”“液冷及风墙的混合制冷技术”将智算中心PUE值降至1.17,为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董保立,男,汉族,1971年5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文安县益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股份合作组织”“河北省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的“十条”牌原生态红薯、“董桃”牌仙桃和“雨薇特产”等农产品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备案。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林志勇,男,汉族,1976年5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大唐保定热电厂汽机点检员,副高级工程师。他长期钻研电力系统汽轮机领域,多次解决“机组振动大”等技术难题,在政治保电、民生供热、项目建设、机组改造等工作中表现出色。2023年参与保定热电厂2×350MW热电机组项目建设,负责汽轮机安装与调试,保证了机组高质量投产供热。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宏伟,男,汉族,1982年9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国乐凯集团乐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乳剂车间工段长,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带领团队攻克感光领域多项技术难题,掌握卤化银微晶定向合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打破国外垄断;深入研究工艺改进和降本增效策略,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每年降低成本100余万元。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刘新辉,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他解决了高质量6英寸N型碳化硅单晶衬底的生长和加工问题,优良率提高到60%以上,依托公司新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6英寸N型SiC衬底的年产量达到10万片,成功助力公司主流产品转型升级。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冯正军,男,汉族,1983年1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五级职员,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带头处理消除电力设备缺陷300余次,组织开展电力设备巡检2300余次,参与现场作业1800余次,参与完成多项重大活动保电任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郑和平,男,汉族,1978年4月出生,党员,大专学历,顺平县耕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东下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省十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品牌组织和省十佳合作社;创办智慧农场,有效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带动全村流转土地4000余亩,村集体实现年增收30余万元。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田文斗,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群众,高中学历,河北润艺天成园林建筑雕塑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他带领团队实现了瑞金大型不锈钢旗帜雕塑满焊不变形、喷漆不掉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多件作品获奖并被有关部门收藏。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等称号。

  吴玉良,男,回族,1981年5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骅市供电分公司滕庄子供电所副所长,副高级工程师。他先后规划建设输变电工程600余项,攻关技术难题80余项,连续3年赴西藏阿里、青海天峻开展帮扶,为藏区电网规划建设作出贡献;带领“大运河”党员服务队完成1.2万余次抢险抢修、300余次保电任务。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刘金光,男,汉族,1978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副高级工程师。他牵头打造黄骅港智慧运营平台,大幅提升港口应急保供能力;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制定《“10+10”保供工作方案》,煤炭装船效率提升3.2%,单船泊位停时缩短至25小时。曾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和铜奖。

  白晓军,男,汉族,1970年9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安装总公司总工程师,特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的11项技改成果获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制的8项施工工法被评为河北省省级工法。曾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志彬,男,汉族,1971年4月出生,党员,大专学历,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30余年潜心钻研蔬菜生产技术,成功试种了500余个特色蔬菜品种,参与制订河北省地方标准4个、沧州市地方标准7个,生产的21类百余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被认定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化基地”“国家级生态农场”。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宋恩辉,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乐海乐器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主管。他采用真空光亮技术率先实现民族乐器琴弦钢丝的调质降噪处理,弥补了民族乐器琴弦材料研究技术空白;主导发明了“一种用化木组合材料制备乐器琵琶的方法”,解决了琵琶易开裂、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难题;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宁,男,汉族,1982年6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持修订输电专业作业指导书97项、岗位规范29项、技术标准执行体系文件306项;完成各类创新成果428项,取得国家专利31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张国军,男,汉族,1980年7月出生,群众,初中学历,河北瑞星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车间班组长。提出并参与部门工艺改进40余项,攻克多项加工中心加工难题;带领团队总结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为公司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立张国军创新工作室,坚持带徒传艺,为企业培养大批“一专多能”人才。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志旺,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党员,初中学历,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村民。1998年创办冀州士心保安学校,举办各种培训300多期,培训各类农民技术人才3.6万人,帮助50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15年放弃事业回乡赡养母亲、照顾邻里、热心公益,种种善举得到村民的一致赞誉。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河北省优秀员等称号。

  郭彦刚,男,汉族,1979年6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总厂维修技师,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参与科研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累计完成公司“五小”创新设备改造1200多项,创效4900余万元。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李建卫,男,汉族,1985年2月出生,群众,大专学历,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积极探索现代物流行业经验,带领职工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编制京津冀8个冷链系列标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领物流车队抗疫保供,为民生物资保供贡献重要力量;打造农产品直通车,践行河北“净菜进京”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曾获得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李庆华,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他创建了全国煤化工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能源利用最佳的国家级工业园区,连续12年营业收入居邢台市制造业第一名;创建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44项,获得专利153项。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三江,男,汉族,1956年8月出生,党员,高中学历,河北省沙河市兴固村党总支书记。自2006年担任党总支书记至今,在加强党支部建设、强村富民、基层治理等方面成绩突出,带领兴固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称号。

  李新会,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党员,高中学历,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本级炼铁部副部长,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领头攻克技术难题4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多项专利成果在炼铁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年创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协助多家钢铁企业解决高炉生产难题百余项,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得到业内一致认可。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韩军英,男,汉族,1982年6月出生,党员,大专学历,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焦化三分厂修理车间主任。他自主攻克高压电机维护保养难题,成为公司“高压电机拆检第一人”;作为“韩军英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破解安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等技术难题数十项,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张龙柱,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三级技术专家,正高级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参与30多个牌号的汽车钢研发,取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牵头成立“长城汽车-邯钢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上汽-邯钢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和“美的-邯钢家电用钢协同创新中心”,为实现邯钢汽车板“整车造”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卢庆国,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大专学历,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带领晨光团队依靠科技创新,将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植物提取行业领军企业,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产销量世界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专利奖优秀奖1项,参与14项国家标准制定。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谭双剑,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党员,初中学历,河北民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高级工。他曾参与国家体育场、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雄安新区安置房等项目建设;新冠疫情期间参与武汉雷神山、火神山、深圳市第一医院等方舱医院应急院区建设,展现了一线建筑工人风采。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王建广,男,汉族,1978年12月出生,党员,大专学历,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发展集体经济,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菌菇大棚、城市农夫耕种园、儿童游乐场、服装加工厂等产业项目,有效促进村民增收和产业升级。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马建波,男,汉族,1979年5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邱县天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先后注册了“平丘山”“瑶小薯”商标和“邱县红薯”地理标志商标,通过“绿色食品”认定,创立了“邱县蜂蜜红薯”河北省区域公用品牌;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辐射带动全县5个乡镇、1万余农户种植红薯。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赫,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党员,大专学历,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汽车调试工,副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牵头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技能型人才178人;创新编制“张赫调整法”,促进某车型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近80%;自创汽车问题诊断绝招,解决生产线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何波,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他主持的箔片式动压空气轴承设计、试验和生产技术成功应用于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燃料电池无油空压机等产品,开创了国内箔片式动压空气轴承研发、制造及工业化应用的先河。曾获得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王云国,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中交雄安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作为首批踏上雄安热土的建设者之一,他坚持最高政治站位和最优资源投入,推动中交所属11家单位在雄安注册,投资开发雄安站枢纽片区3号地块和启动区23号地块,总投资额超320亿元;打造的唐河污水库治理项目获评“雄安质量杯”荣誉。曾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等称号。

  武芳芳,女,汉族,1984年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园林事业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她长期驻扎园林项目一线,坚守“雄安质量”,严抓园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了悦容公园、中央绿谷等一批园林项目,用实际行动描绘“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雄安生态画卷。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吉烁,男,汉族,1986年1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雄安金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化大厦项目部经理,副高级工程师。他积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全力推进中国中化大厦项目,使其在首批疏解央企项目中率先开工,成为区域建设“急先锋”,带领团队日夜奋战,诠释“雄安速度”与“雄安质量”;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参与制定2项雄安建筑行业标准。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王文进,女,汉族,1974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分行工会副主任。从事金融工作30余年,先后取得国际信用证专家、高级国际结算师等行业顶尖资格证书,摘取多项业务竞赛桂冠;任普惠私行中心总经理期间,创新产品、精准施策,实现普惠金融业务从最低谷到全市金融机构第一名的跨越。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夏立,男,汉族,1971年7月出生,群众,高中学历,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钳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承担了嫦娥探月工程、上海天马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500米球面口径射电望远镜、“SKA平方公里阵”国际天文大科学工程、“北斗”工程等多个高端重要工程项目的装配及保障任务。曾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未晓朋,男,汉族,1987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连云港项目部管道队副经理,高级技师。先后参与了中国实验快堆、秦山核电、福清核电、昌江核电、国和示范、田湾核电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施工任务,是核工业建设一线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闻伟,男,汉族,1972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文西采油作业区苏一气中控巡检维修班班长,首席技师。从事采油设备维修工作34年,解决生产难题600余项,排除生产故障上千次;作为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带领团队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27项,创效6700多万元。曾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胡志刚,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兼河钢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面对河钢集团四个钢铁企业短期同步搬迁转型升级和确保同期生产经营稳定、资金链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项重点任务,直面挑战、勇于担当,为河钢成为行业内转型升级样板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等称号。

  张亮,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社矿通风区测风队队长,高级技师。开展技术革新90多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总结出的“无参照物快速绘制通风系统图”操作方法及系列装置,创造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曾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米大斌,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带领集团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京张、京雄等18条高铁运营建设;积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按期完成容东片区225栋建筑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谋划实施规模1200万吨、环渤海最大的曹妃甸LNG接收站及配套管线项目;加快推进陆上海上风电项目、抽水蓄能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红鸽,女,汉族,1971年2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桥涵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正高级工程师。负责石家庄市450座桥梁的管养工作,主持完成27座危桥加固改造和新建项目,参与研发技术专利5项,获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参与编写7本专业性书籍和标准规范。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何志红,女,汉族,1971年12月出生,党员,民革党员,研究生学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急诊重症医学科大主任,主任医师。率先在全院开展ECMO及ECPR技术,取得多项新突破;联合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成立首批胸痛中心与卒中中心,成为石家庄市卒中地图管理单位;在她的带领下,急诊医学科获批石家庄市急诊临床研究中心和省重点专科、市重点学科。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猛胜,男,汉族,1974年6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市裕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全市首创“1+1+7+1”工作法,有效提升办税缴费效率,稳妥有序推进社保费“统模式”改革任务落地;精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行“事前鉴定+全程跟踪”服务机制,近两年辖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户数、金额全市领先。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耿建莉,女,汉族,1986年3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实验小学教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秉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理念,多次获得省市级评优课、素质赛奖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辅导60余人在省市级活动中屡获佳绩,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张国民,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控制处处长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在感染性疾病诊疗及防控领域工作20余载,始终奋战在传染病疫情最前沿,曾参与非典、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疫情防治工作;2020年初驰援武汉,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余项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荆蕾蕾,女,汉族,1983年6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一线流行病毒救治、河北省援助武汉抗疫医疗队、北京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医疗保障等多项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任务;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多项临床研究成果。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向英,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张家口市桥东区卫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带领学校获得“全国教科研先进学校”“河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书香校园”等荣誉,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主持的《建构好习惯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50个“首届中小学管理创新优秀案例”。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王益民,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0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各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项,开展临床试验研究1项,带动区域外科专业发展。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戴琨,女,汉族,1973年3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二级教授。主持、参与完成教育部、省市级教科研课题8项,获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13项,发表论文15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9部。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曾晓静,女,汉族,1971年10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唐山市第九中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担任班主任29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全省中小学经典阅读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创作的散文获“路遥青年文学奖”优秀奖,讲授的阅读指导课和观摩课、优质课多次获省市级奖励,主持或参与了3项省级课题研究。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腾,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唐山市滦南县宋道口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西泽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致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服务,积极推动周边企业吸纳村民就业,流转土地1800亩,农户每亩净收益1200元。在他带领下,西泽坨村集体每年经济收入达到86万余元。曾获得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

  董志刚,男,汉族,1975年3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唐山市丰南区环境卫生服务站主任,副高级工程师。他积极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首推“以克论净”,打造全省城市环境新样板;推行“成本导向”,实施“日常巡查与月度考核”制度,引入智能数字技术,融合定位技术、对讲通讯以及视频监控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手摸地不落尘”为标准,优化机械化清扫“梯形作业配置”,成为全省道路扬尘治理典范。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毕文平,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廊坊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持研究部级、省级、市级重点科研课题18项,开发的农机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填补国内同行业空白,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应用;出版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40篇。曾获得全国农机安全监理岗位标兵、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方超,男,汉族,1975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廊坊市公安局临空公安检查站政治教导员,一级警长。他坚守“严格查控、杜绝隐患”原则,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底线思维,带领全站核查车辆512万余辆,查获各类重点人员9563人,抓获逃犯105人,圆满完成日常查控勤务和各项重大安保任务。曾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杨永恩,女,汉族,1968年5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碑店市高碑店一中校长,正高级教师。她在教育岗位工作38年,担任高碑店一中校长后,创造了薄弱校一年逆袭的教育奇迹,2024年高考文化类本一上线%,高碑店一中被清华大学确定为“2024年清华大学生源中学”。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孟军,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研究生学历,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0年来专心枣产业科技创新,获发明专利2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为推动我国枣业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邸卫英,女,汉族,1973年7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参与重大专项课题4项、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转化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唐景丽,女,汉族,1973年1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沧州市第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先后提出并实践“学校五内涵”发展模式、“初中学段品质最佳发展期”德育模式等6项教育教学范式,通过“名校长工作室”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5个,2021—2023年连续承担覆盖6个学科的“河北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内能力提升”国培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春岭,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民建会员,本科学历,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海洋与水产研究所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创造了盐碱水鱼产量由430kg/亩提高到1500kg/亩,虾产量由零增加到200kg/亩的佳绩;承担的项目通过盐碱水等应用示范,累计推广198.5万亩,总经济效益突破6.4亿元;编写著作3部,获国家专利10项。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高卫红,女,汉族,1970年10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衡水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任职武强县委副书记时,研究“一村一策”,助力武强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脱贫摘帽;任职市扶贫办主任时,在全省率先建立可自动预警的防贫监测系统;在市卫健委工作期间,医改工作跃升全省第一名。曾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员等称号。

  郭立新,男,汉族,1967年6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邢台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医学临床三十余年,致力于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手术研究,每年主刀疑难复杂心脏手术超300例;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编写专著1部。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武延生,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邢台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他围绕酸枣仁生产制定了系列标准,酸枣仁产量提高1倍以上,酸枣仁功效物质含量超过国家药典规定的20%以上,为酸枣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篇、SCI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制定地方标准29项。曾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侯向前,男,汉族,1971年7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邯郸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一级高级警长。从警32年,组织打掉了21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30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涉恶团伙,铲除了河北省首例“网黑”犯罪组织,攻克了全国扫黄打非办与公安部联合督办“专案”,破案上百起,追捕近千人。曾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高玉峰,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邯郸市第五中学校长,高中物理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从教四十六年,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学校精神和高效课堂“四要点”、常规教学“五部曲”等教学教研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主持研究省级课题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郭建增,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成功研制出多套典型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推动技术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20项。

  邢振国,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高硬韧耐磨金属材料产业化技术探讨研究和成果转化,主持完成了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复合工艺不稳定等行业共性难题,取得发明专利2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1项。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晓辉,女,满族,1970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雄安容和金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她锚定“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根本任务,以建一所“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现代化精品学校”为目标,带领学校荣获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校等荣誉48项,为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优秀小学校长、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冯志山,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技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致力医学检验30余年,牵头打造国内领先检验质控监控平台,积极推进“京津冀鲁”检验结果互认。历经10余年攻关,取得“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先心病易感基因筛查和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辅助”三大突破。曾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李琦,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重点实验室和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承担或参加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编写著作15部,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0余名。曾获得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史国华,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9项,发表论文25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9项。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孟臣,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农业科研一线辛勤耕耘四十余载,育成冀豆系列品种31个,在全国推广1亿多亩,获成果奖励19项。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田子强,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食管癌、肺癌发生发展及防治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2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重点课题,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