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46年设立的电机系,位于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历史悠远长久,实力丰沛雄厚。曾有邵洪泮、侯博渊、胡颂尧、马长贵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近80年来培养电气人才数万人,遍布国内外电气工程的所有的领域,以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原主席刘振亚,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电力能源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个任务,聚焦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最优生态,让学院成为人才汇聚的乐土。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国家四青人才5人
学院历来重视人才成长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引育工作改革,设立人才引育奖励、特别贡献绩效奖励,对在重大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引育、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新进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举全院之力支持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精诚解决青年人才“起步难”等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山东大学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学院将组织专家学者、学院领导、支撑服务人员成立项目申报攻关小组,群策群力,提供材料准备、成果凝练、申报书撰写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进保障。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工学学士学位、工学/工程硕士学位、工学/工程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的全方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交直流大电网运行与控制、新能源发电高效并网、永磁电机、高电压绝缘及等离子体放电理论与应用等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第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是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2019年首批入选一流专业建设。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硬件完备。拥有“电动汽车电网接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系统数字化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局创新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省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学院格外的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等资助的纵横向项目1000多项
科技成果转化1000多万元,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法规,拥有非常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即海外博士不强制要求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执行国家科学技术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学技术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以上条件参考《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最终请以2025年指南为准。
1. 高起点岗位发展:聘任为事业编制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第一层次)。
2. 薪酬待遇: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年度业绩绩效和代表性成果奖励按照学校、学院标准计算,综合收入上不封顶。同时,按照省市政策协助办理个人所得税减免。
3. 生活补助:提供丰厚的安家费支持,其中包含免税部分,首聘期内可免费入住学校人才公寓。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龙山校区住房一套。合乎条件者可额外享受济南市购房补贴、生活和租房补贴等。
4. 科研经费: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在国家提供经费基础上进行等额配套。
5. 团队支持:首聘期前三年每年由学校单列保障1个博士研究生指标;根据团队建设需要,首聘期内可提供不少于1个重点资助类博士后指标。
6. 学校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科差异,建立薪酬增长机制,逐步的提升人才待遇的竞争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为人才子女提供国内领先的基础教育;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合乎条件的人才可申领山东惠才卡,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
7. 进入会评但最终未入选人员,可简化程序申报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等校内人才体系项目。(齐鲁青年学者可聘为教授(长聘)/研究员、博导,可享受存在竞争力的年薪、学科建设经费和安家费等,具体支持待遇可至文末“点击投递简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