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这片充满了许多活力的“试验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了诸多奇迹,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国际旅游岛,更是蒸蒸日上的自由贸易港。早在2016年,海南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就提出,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港、空港和贸易物流枢纽,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4月13日,习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并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当年4月14日,《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为自贸港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未来,海南将进一步扩充国际教育资源规模,吸引更加多境外优质高校与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入驻。随着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海南将成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学子的留学目的地。这里培养的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将为中国及全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海南是一座拥有独一无二区位优势的海岛,自建省并设立海南特区的30年来,海南经济发展卓有成效。全省GDP从1988年的7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462亿元,30年间增长了近57倍。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年GDP为7551.1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在专注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教育领域同样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自2018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海南教育界以国际化眼光持续推进着开放与创新。
目前,海南吸引了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截至2023年,海南已建成1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国际化学校,引进4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落地4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海南共吸引了2500名国际留学生,大多数来源于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口江东国际教育新区等教育科技园区,成为高校集聚的核心区域。这些高校与机构不仅为海南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为海南国际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当前,就业问题无疑是不少青年前行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是国内高校毕业生还是归国留学生群体,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一挑战。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就业市场愈发复杂,“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日益凸显。一方面,企业常常抱怨难以招到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新兴起的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众多应往届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他们所学知识难以与实际在做的工作衔接。据统计,2022年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数量突破100万,这一庞大群体在就业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薪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对国内工作环境的适应问题等。面对这样的困境,企业应如何调整人才战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青年学子该如何在学业中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身竞争力?家庭又该怎么样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风光旖旎的海南,与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以下简称海南比科大)的两位校长展开了深入交流,试图寻找答案。
麻小南,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主要是做微分几何、复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199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毕业于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南大学),师从法国著名数学家、国际权威Jean-Michel Bismut教授,曾任法国大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数学系教授,2010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2006年荣获西班牙费兰·桑耶·巴拉格奖,2017年荣获法国科学院授予的索菲·热尔曼年度大奖,2022年荣获德国盖·吕萨克-洪堡奖。除了数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麻小南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法数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交流合作,为学生和科研人员赴法学习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日,《留学》杂志对话麻小南教授,回顾留法青春往事,浅谈法国数学高等教育的传统和特色,为赴法学子提出中肯建议,展望中外交流背景下中国数学的美好未来。
“我会努力拿到中国的职业技能证书,梦想能成为既会说中文,又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的工程师,我还很喜欢中国历史与文化,希望有机会能到中国各个城市打卡博物馆。”回忆起与李云梅院长的相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埃及留学生Iprahim(中文名为小明)一下打开了话匣子,眼神中跳跃着兴奋与感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各国发展的核心命题。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中,高等教育质量、产学研协同效率等指标占据关键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与我国文化相近、地域相邻的国家,韩国近年来通过系统性教育改革、科技赋能与人才教育培训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并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国家庭对教育需求的一直在升级,国际教育已慢慢的变成为众多家庭的优先选项。与以往单纯追求“海外学历”不同,越来越多留学家庭开始更加理性地审视国际教育,更看重孩子是否能在教育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主办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HKDSE)应运而生,以其兼容本土与国际的优势,为中国家庭提供了升学新思路和更多选择空间。
留学生是支持国家发展的生力军。中国要在国际组织中掌握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就要深度参与全球事务治理,就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从机场出来已经几乎午夜,八月香港的热气直冲头顶。在从机场到大角咀酒店的路上,我慢慢再次对香港有了实感,但又不确定此时的香港是否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我拉下口罩,让嗅觉逐渐适应新环境,坐在车上,穿过居民楼、隧道、林荫道,熟悉感和氧气一同进入身体。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香港,香港对我来说似乎一直是个熟悉与陌生并存的空间。2017年作为游客第一次来到香港时,这里就给我留下了极为特别的印象。香港作为亚洲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各处保留着全球的痕迹,对于还在出生地上大学的我来说,自然是新鲜和刺激的。当时我只是一个短暂停留的旅客,还未领略香港的真相,就该离开了,而留学又重新给了我机会,回到这里。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器”,数字教材建设成为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着力点。马来西亚深刻洞察了数字教材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变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抓手,纵深推进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开启了一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领航之旅”。马来西亚在优化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布局、创新数字教材设计理念、完善数字版权治理机制、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特色实践,并形成了一套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智慧方案”,对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教育现代化进程具备极其重大启示意义。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我们主张为幼儿设计生活化的课程,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活化的课程融入特定的生活情境,自行操作、自主游戏、尝试互助、学会分享,逐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音乐与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二者的融合为幼儿美育提供了有效路径。音乐游戏化教学并非简单地将游戏与音乐叠加,而是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和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幼儿园以审美教育(Esthetic)为核心,结合文化(Cultural)、合作(Cooperative)、创造(Creative)和表达(Communication)四个维度,构建了“E+4C模式”,并通过跨界融合、经典渗透、角色扮演、模仿编创、群体合作的“五角行动”开展实践。横向创造“四美”环境—文化、环境、关系、课程之美,纵向培养健康、尚美、乐探、悦纳、慧言的新时代儿童。
在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逆向教学设计以其“以终为始”的革新思维,为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关键路径。逆向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置于设计中心,通过目标锚定、评价前置与活动重构,推动教学从“教什么”向“为何教”“如何评”跃迁。这一模式不仅要求教师以大概念为统领,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可观测的学习成果,更要通过“教—学—评”的动态设计,让素养目标渗透于课堂的每个环节。当评价不再滞后于教学,而是与学习目标深度咬合、与教学活动共生共长时,课堂才能真正成为素养生长的沃土。本组稿件聚焦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期待以思维革新撬动课堂变革,为素养落地提供更多行动范式。
创建艺体特色项目,培育探索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成功之路,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学校应凝练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尊重个体的价值,从学生和学校发展需要和特点出发,通过艺体特色的品牌定位践行学校办学理念,让不同潜质的学生得到最适合自身特质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海沧中学从顶层设计上制定艺体特色发展规划,教务、教研室指导开发“面向人人”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内优外拓”发展路径,构建涵盖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图画书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被多次提及,这一变化为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教学内容,成为亟待挖掘的教学资源及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组织课程单元,促进了教师理念的更新,也为图画书教学提供了研究思路。笔者试以《小猪变形记》为例,聚焦图画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结合图画书中的“改变”主题,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的教学任务。
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自主发展的目标,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做出相应的变革,评价改革无疑是四两拨千斤的支点。协商式评价以共同协商为基础,让学生成长见证人共同参与,并在察觉缺陷过程中展开对话、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评价,逐步唤醒成长内驱力。
在新时代教育的浪潮中,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视野,还在培育学生劳动精神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常因主体单一、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小学劳动教育开辟了一片肥沃且多元的土壤,探索出了一条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新时代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所面向学生未来成长的现代化学校,重庆市璧山区永嘉实验小学校从始至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转型,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构建以数据为基础、评价为核心的智慧教育体系。
民宿正对着大海。放下行囊,推开露台门,海蛎子味迎面而来,这是独属于大海的欢迎方式。屋旁便是有450年历史,蜚声世界的意大利拉帕洛(Rapallo)古堡和海湾,美景一览无余。白天看与一般的意大利古堡无异,但到了晚上,古堡内的夜游展览和戏剧活动大幕拉开,华灯辉映,赋予拉帕洛这座千年海湾小城别样的戏剧化魅力。都说没有去过城堡的拉帕洛之旅是不完整的,但我却觉得,这里的人比建筑更加有趣。
《光明日报》直属期刊《留学》杂志社,是隶属中国38家中央新闻单位之一的媒体机构。杂志于2013年创刊,是关注出国留学与环球教育的专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