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linbo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linbo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linbo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linbo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为了不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_安博电竞直播-安博电竞官网电脑版
产品展示
为了不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
来源:安博电竞    发布时间:2024-07-08 10:47:25

  办刊人看似散漫,其实心智始终是凝重的,喜忧甘苦全由自己体味着。《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一路走来,褒贬声时有。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进入新世纪不久,读者自发赞扬该刊为“中国高教第一刊”。尔后又有大学校长评价说:“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确实发挥着很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引领作用。”如此评价,是对历任编辑记者辛勤付出的认可,自然也与各届总编用心用情用汗水浇灌培育分不开的。读者的诚意夸许,尤如赠予媒体人的开心礼物;但办刊人不可一味陶醉,更应想着如何还礼,即怎样以读者渴望的更美的精神食粮作报答。

  《中国高等教育》的前身是1965年创刊、1966年停刊、1982年复刊的《高教战线月正式更名时,有一段往事不能忘怀。《高教战线》复刊后,作为教育部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时反映教育部党组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和政策主张,并将高教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和传播交流,起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效果,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视和读者的好评,发行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编辑部也陆续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和意见。有读者认为,“文革”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印记也该清理,刊名仍冠以“战线”,火药味犹存,令学者反感,建议更名。这与编辑部同仁不谋而合。鉴此,编辑部于1986年初向国家教委党组呈上报告,主张将《高教战线》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组建的国家教委党组很快批复同意。在考虑请谁为新刊名题字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高山仰止的和陈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通过渠道选择,先找了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于和蔼地表示,教育很重要,小平和陈云都非常关切,她愿促成此事。不久,我就收到了于若木从南京寄来的陈云亲笔题字,并附一封短信。当时大家都很受鼓舞,对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高度关怀和支持教育的一举一动深表敬意。

  刊物更名得到读者普遍赞赏,办刊水平也稳步提升。我有幸一直在编辑部供职,为读者服务,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承蒙组织和们的信任,我于1999年3月被教育部党组任命为副总编辑,配合刘仁镜总编辑办刊。2003年初,刘总调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由我主持办刊工作。2004年7月1日,教育部领导正式公开宣布我为杂志总编辑,直至2012年6月离任。回望这一时段杂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如何铆足了劲爬陡坡、创品牌,不负重托,报答读者关爱和殷殷期待。虽然我们未敢自我标榜是“高教第一刊”,但内心还是喜悦与忐忑并存,深彻感到肩扛的责任好大很沉,千万别辜负读者的这一抬举和嘱托,成了激励我和编辑部同仁负重前行的荣耀和动力,不敢有半点亵渎和懈怠。在《中国高等教育》更名30周年之际,新任总编要我将当时的一些所感所悟所行写下来,立此存照,也与诸位交流。回望在世纪之交的十余年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一些工作: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权威声音、主流价值的传导主导实效,首先在改进评论言论上进行探索。作为教育部主创办的机关刊,《中国高等教育》原先就比较重视言论引导,先后辟有“高教时评”等专栏,不定期发表评论、短评或评论员文章。这类言论文章,是代表主管部门发言的,不可也不敢随意发挥,所以大多是教育部政策文件或领导讲话的摘抄翻版,口气、语调免不了有居高临下指令性、指示性、武断性的痕迹,读来不免生硬,甚至俗套,令一些读者生厌,话都不错,但宣传效果未必佳。为改变这样的情况,就有了自2006年第一期起开设的“卷首微言”特色专栏,并改为个人署名言论,这样做才能够进退自如,要灵活得多。当时还没有手机微信,不像现在新老传媒都曾对“微言大义”一词感兴趣。专栏定名“卷首微言”,首先是含谦意于其中,自知人微言轻,不可盛气凌人、强加于人;至于能不能够达到“微言大义”境界,那得看笔者修行、看读者是否认可,并非自吹自擂自封可得。实践慢慢使我悟到,一篇短小言论,能否创新出彩,吸引读者,重点是能否点好点透题亮出主旨,形成闪光点,有时可能就是一二句箴言警语,所谓一句之灵,可补一文之拙。于是,我们大家都希望“卷首微言”短文力求秉持这样的写作理念:主流话题,多彩表达,意新为上,语新添光;或者是:深度思想,主流价值,清新表述,可信可爱。这样的要求虽然很高,但坚持去做,效果明显,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小专栏,大视野;小文章,大手笔;小言论,大启迪”。这是实践一段后,读者朋友对“卷首微言”一些署名评论的评价。后来,当该专栏的有关文章结集出版时,高等教育学创始人、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潘懋元教授在书评中以“微言启大义”为题,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王英杰教授也以“临风听浩歌微言寓大义”为题发表书评。他说:“面对林林总总的书刊,忙碌的人只好有选择地阅读。《中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部直接主创办并主管的期刊,作为高等教育研究者,我不能不读它。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对其中的一些文章常常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因为它们常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拿腔拿调地重复论述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与其阅读这样的文章,不如认真研读政策文本。然而,当我偶然读到一位作者以‘浩歌’等为笔名撰写的卷首微言时,竟然发现了一些新意。此后每当拿到刊物,不管多忙,我都要读一读卷首微言。”王教授还说:“卷首微言虽属短论,但大义寓于其中,真是‘大’与‘小’、‘微’与‘谦’、‘颂’与‘砭’、‘虚’与‘实’的巧妙结合。真可谓以吾心造吾境。”

  古人说,文以载道。文章不论长短,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新话新意和合学理的思想灵光,有没问题意识和针对性。行文无问题意识必然空泛空洞,无主旨思想必然黯淡平庸。特别是短文,一定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切忌教条化、标签化、空心化。我们常常能够正常的看到,有些一二千字的时评短论,不但标题大而不当,口出狂言,很唬人,论述时一上来就是大段大段的众所周知的所谓背景铺垫,还没有完全进入主题便嘎然而止,读者觉得不接地气不解渴,更看不到为难题顽疾化解指方向、出招数,只好一声叹息。若期刊言论多是这样,读者就会弃而不读,就难以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更谈不上指导性引领性了。记得有位创作大家说过:用大话说小事,用小话说大事,效果奇佳。我体悟,写大话题时,最忌满篇都是大话空话废话,一定要有具体实事细节衬托,使之骨肉兼健接地气;写小话题时,忌讳一味就事论事看不到天,没有宏观视野和深层思维,做不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正是“卷首微言”在撰稿选稿组稿中比较注意避开这样的弊病,有幸得到过读者的赞扬声。当年有位大学党委书记来信说:“原本无需恭维奉承的,我真还没见到过写得如此好的卷首,充满灵性,笔锋犀利,文采斐然,且华章迭出,不绝如缕,一路引领。”读者的肯定,既是对办刊人的慰藉,更是一种新渴望新督促。

  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这是相当一个时期高教界高度认同的主导性重要理念,至今仍未过时。循着这个思路,本刊一向给予教学这项核心改革以高度观照,尽管很多主流媒体认为教学是高校常规性工作,很难出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素材,往往不太关心关注;甚至有的号称高教专家也认为教学改革是小事一桩,不屑一顾。殊不知,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搞得如何,是关系高等教育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最本质最核心问题,抽去教学和教学改革,就会校将不校,师将不师。大学因学生而生、而存续,因能担立德树人之责而有教师位。大学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中心,动摇或颠倒教学和教学改革在大学的核心地位,大学的生存发展逻辑就会乱套,就会迷失大方向。信奉这样的理念,本刊在相当长的时期,育人为本的情结、教学和教学改革情结始终萦绕在心间,一直为加强教学工作和深化教学改革大声疾呼,关涉教学改革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篇幅始终占相当篇幅和分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呼吁教学要升温、再升温,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表一系列评论和重点稿件不断为教学改革鼓与呼,坚持宣传教学改革是核心的思路理念,与高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及教学一线教师结下了深厚友谊、不解之缘。不少活跃在教学一二线的干部教师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作为高端高层的高等教育专业理论期刊,能如此坚持不懈地不惜篇幅为宣传和探索教学改革和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助力,太难能可贵了,实乃教学工作者之福,最终是学生之福。

  看一看本刊在一段时期内发表过的相关署名评论,足可证明对教学改革的偏爱是不多见的。诸如:《教学改革要大力度加速度》《提高教育质量:亟待教育学生的方式大变革》《给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紧紧扭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提升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教学改革需整体推进和主体觉醒》等等。特别是2009年初的《改到深处是教学》和《再谈改到深处是教学》,在高教界和高校一线引起反响最大。一时间,这两篇短论的观点“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学”等在全国高校广泛流传。文章认为,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运行的主线、本真、主旋律;没有了教学,高校就不复存在,教学工作搞不好的高校,就不是好高校;淡忘教学改革、或者不能让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突破,即使别的改革搞得再热火朝天,也谈不上落到了实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超越就难以实现。作为高等教育主流媒体,应时刻提醒大学要不断正本清源,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生是天,教学最大。正因为本刊有高度关注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情结,才拥有了一大批从事教学的粉丝读者。

  在办刊实践探索中,本刊自新世纪以来逐渐摸索出话题聚焦、形成品牌栏目的经验,至今还在沿续,也得到有的兄弟期刊同仁肯定和仿效。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势头猛,成效显著,但新问题新困惑也不断涌现,解困解惑需要集众智、互相启发,求同化异,以深化和扩大共识。当时编辑部设计,力争每期选择一个普遍关切的热点难点话题,遴选不同岗位的有思考的多位作者,把各自所知所惑所思写出来,不求口径一致,但愿真实在理。这样,选好作者成了重要环节。我们大家都希望有主管部门领导、高校领导层和理论研究者分别撰写,并给予较充分时间思考深一些,然后再从中确认四五或三四篇论文组成一组同期同栏目发表。读者对这种形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同一话题既有政策制定和管理者、又有基层一线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分别论述,互补共振,形成拳头,重磅出击,对读者拓宽视野和深层政策及学术研究都很有帮助。办杂志就在于赢得读者喜欢,读者认可的就该努力做得更好。这里,精心策划很重要,不宜打无准备之仗,不宜搞临时拼盘式组合。只要事前选好话题、找准作者,组稿时有所引导和要求,编稿时认真悉心,乃至善于发现突显亮点或帮助提炼画龙点睛之笔,就能使一组话题做成功做出彩,使作者和读者满意并有所感应感悟,编者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做法或许也可供办好刊物借鉴,就是选择重大话题开展较长时间的笔谈式讨论。记得前些年本刊开展的两次讨论式笔谈取得成功,获得赞誉,记忆犹在。一次是为学习贯彻宣传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本刊开辟以“德育为先”为主题的笔谈讨论,紧紧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历时近一年,共发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与之相类似的文章数十篇,后来又以《德育为先》书名结集出版,教育部领导为该专著亲自作序,出版后发行状况良好,可谓名利双收。另一次是与教育部人事司联合开展如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笔谈讨论,也持续半年多,十余期杂志每期刊登两至三篇文章,共计35篇。由于该讨论广泛深入,一批高校书记校长踊跃撰稿,既谈切身感受,又谈问题及对策建议,有的放矢不空洞,实践性和理论性强,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教育部领导专门为该讨论写了总结指导性文章。后来,该专题讨论的30余篇文章被承担教育部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课题组汇编成册,供专题研究和有关领导参阅,对有关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可见这两次重拳出击的反响声都挺大而收获实效。

  我们清醒地看到,读者称赞本刊为“中国高教第一刊”,起始有本刊是教育部主创办并直属领导指导、在同类期刊中建制层级最高、是唯一的半月刊、月发行量最大等因素;当然也在于杂志时不时刊载一些能对本领域工作有指向、导引启思的重量级人物的文章。跟着时间的推移,前者的影响力在减弱或基本淡出,而对后者的渴望更甚。特别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大爆炸,读者获取一般化信息的渠道骤增,他们的眼光和口味已悄然发生明显的变化,选择性挑剔性越来越明显,“看热闹”已让位于“看门道”,对工作研究、深层思考、问题求解少有启迪的传统纸媒,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这也必然要求办刊者加快转变办刊理念和调整组稿选稿要求,以适应读者新需求新企盼。

  办期刊,依托和培育主流作者是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保障。而读者是上帝的法则始终不会变,主体读者的真实感受,喜爱或不屑,就是刊物整体质量的晴雨表。得读者生,失读者亡。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更解渴更管用的精神食粮,为了将“第一刊”品牌擦亮,我们在新世纪头10余年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努力。每期目录页上端赫然印着的“高教理论研究交流的高端平台,治教治校治学智慧的前沿瞭望”两句话,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那个时期的办刊理念和办刊要求的一种表达,同时也表明刊物的定位在悄然变化。主张大力彰显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问题的探讨性与求索性,即注重学术性。在实践中我们正真看到:在新老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期刊再也无法与日报尤其是新媒体比拼信息传播的快与全了,但在专与深上仍有自身的优势,在对新旧矛盾问题深入洞察和深层思考、特别是集智求解上,期刊必定会从容得多,有张力得多。换言之,在全媒体时代专业期刊更应信奉内容为王、思想深刻为要;作为高等教育期刊,就应殚精竭虑做各种高教问题的深彻洞悉者和积极求解者,更自觉地向提升思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方面持续发力,以提供权威性、专业性、可靠可信解渴的内容信息安身立命,以在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中“专题约稿”,特别是“高端约稿”提升档次层次,光鲜品牌,独树一帜。

  这样做,必然会对办刊人提出更加高的要求。时下的传统纸质期刊,要想让读者喜欢你、记住你、倚重你,办刊人就得树立“六做”的信心:一做纷繁复杂问题的洞悉者;二做矛盾是非争议的廓清者;三做话语可信可爱的引导者;四做共性难题顽疾的求解者;五做虚假过激狂言的纠偏者;六做深度思想理路的提供者。一句话,尤其是作为高等教育主流媒体人,就要努力争做:治教治校治学的悟道者和布道者。

  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做有抱负有担当的理论或学术期刊人,是很不容易的,还需要学会协调处理好这样一些关系:一是高端约稿与发现培育新人的关系。每期杂志都应有几篇过硬的堪称名流大家权威性的顶端稿子,以吸引高端阅读者,同时兼顾多样性,分层分类。二是应景凑热闹与沉着潜深水的关系。对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有及时反应,但要避免尽是官样文章,更应在深耕深刻独到上下功夫。三是掌握学术规范与谨防格式僵化的关系。既要讲究行文范式,又要防止过度格式化而导致新八股盛行。形式格式再完备,而思想内涵贫瘠乏味,又有何价值可言。四是选题系列化与碎片化的关系。专业期刊既要兼顾本领域的每个方面,更应坚持不懈地抓住几条主线,形成主心骨和整体感,乃至建构有自己风格的思想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五是选稿原则性与适当灵活性的关系。主要是把住质量关和人情关,千万不可让太过功利化毁坏声誉。六是服从听话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官有官道,刊有刊道。既要听从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导向和建议,又要遵循办刊规律和原则,以正确或独到的主见赢得尊重。这些感悟,我在此前不同场合与一些媒体人交流过,获得些许赞同,略感宽慰。

  俱往矣,还看今朝!今朝,媒体环境正在发生巨变,传统纸媒生存发展的压力更大,亟需用更高智商和更大情怀予以应对和化解。如今,杂志又有新总编,编辑部新生力量也在充实中,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一代更比一代强,新生代自有新招数新气象,这个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怀疑。若说有何期待和企盼,也就一句话:莫要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继往开来,把品牌擦得更亮,坚定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教理论研究与学理建树不断提供正能量。